知识产权部门应归为成本部门,还是利润部门?

发布时间:2021-11-12 阅读量:867

  在当代知识经济的环境中,企业竞争的表现形式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资本竞争逐步扩大到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而知识产权管理则是企业加强或者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场主题为

  “知识产权部门应归为成本部门,

  还是利润部门”

  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方向的辩论赛

  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正方:利润部门;反方:成本部门)

  1、辩现状

  反方一辩:知识产权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无法看到收益,所以应该归为成本部门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营利性特征决定了公司活动的目的和动机,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公司得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看得见成本看不见收益的活动,不符合公司营利性特征,不具备利润部门的特征,并且企业管理层及员工没有动力投入时间与精力在无法预期的收益上,未来存在太多的变数与可能性。

  知识产权体系的建立与管理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工程,要在公司内部组建一个专门的IPR管理团队,进行战略规划制定与统筹执行,还要在其他部门内设立知识产权管理负责人,配合实施部门级知识产权管理;同时,要保证知识产权管理团队与公司决策层能够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内部核心管理团队还要尽可能提高在企业内部层级,小组成员最好由公司总裁或副总裁、主管研发、产品的总裁或副总裁、主管财务的总裁或副总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总监、研发部总监、财务部总监等组成,以争取更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资源配置,从而影响到企业运营决策。

  除了管理部门的组建之外,各个部门还要协同完成部门级管理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进度,并且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稳定可靠的收益。所以知识产权部门应归为成本部门

  正方一辩:知识产权部门能够带来潜在回报,应属于利润部门


  反方的观点有两个逻辑层次,一是反方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不确定的事情上,所以他认为知识产权的作用是不确定的。二是反方觉得知识产权管理在短期内不能带来收益。

  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关系到公司业务的正常发展,保护好自有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一家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要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有价值的技术成果的挖掘以及进行专利布局,促进公司的产品、技术创新,形成并保护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减少公司经营的法律风险,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部门都要在开工前评估下自己是否能利润最大化,自己的投入产出是否值得,就会更关注短期收入,而忽略长期目标,也会阻碍创新的步伐。

  每一项细分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内容,都会关乎到企业发展的根本利益,关乎企业经营的风险把控,将其中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因知识产权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这些能不能算作收益?另外,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优化经营细节,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能选择最优解,节约成本,这些能不能作为潜在回报?    

  所以反方的误区在于,没有真正把知识产权管理融合进企业原本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成本利润把控中,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去更好的管理知识产权,并不断的进行分析改进,以使其更加符合企业成长轨迹,推动企业发展,则会获得更多的市场回报。所以我认为知识产权部门能够带来潜在回报,应属于利润部门。

  2、辩发展

  反方二辩:企业应该以优先经营发展为前提,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滞后

  很多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存量小,知识产权管理需求不大,知识产权更多为品牌价值服务,遇到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较小,所以正方一辩所说的更多市场汇报,无法量化体现,并不适用于知识产权需求不高的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的潜在成本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内部IPR团队组建成本与部门间协作沟通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优先经营发展为前提,不应该去苛求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去思考小康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不应舍本逐末,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让企业发展壮大。

  正方二辩:反方的观点如同亡羊补牢的故事,知识产权管理应该与企业经营发展同步

  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知识产权的持有量及其整体水平,是企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西方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更多是在研发与市场部门配合下同步完成的,其根本目标是在一些市场领域,围绕一定的产品和技术有目的地进行专利部署,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服务,维护、巩固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为了实现该目标,知识产权布局工作的重点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布局规划,围绕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市场领域针对性地实施知识产权部署,获得合理的专利商标数量和分布结构,形成有价值的知识产权组合。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经营发展是同步,企业还应提前做好知识产权资产的防护工作与规范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的储备工作,要突出企业的优势技术、重点产品和主要市场领域,并覆盖保护自身产品和对抗竞争对手所必需的专利部署点,与行业市场发展相匹配。

  3、辩价值
  
  反方三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价值目前还停留在市场保护的阶段,以规避市场风险为主

  对于多数企业而言,知识产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仅占很小的分量,他们的现阶段市场不是靠“知识产权”打拼出来的,更不是靠“知识产权”来维护的,知识产权还远没有体现出其作为一种竞争规则的价值。所以知识产权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利润并不突出。

  对于他们而言,做好企业品牌、产品、技术的商标与专利申请,防止商业对手相应的竞争,已经足够。企业在没有融资发展与IPO上市的计划前,还是要将更多重心精力放到企业经营上,企业管理同样需要找到适合企业本身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将知识产权部门作为成本部门,而不应该是以高投入换来较低回报。

  正方三辩:知识产权管理是系统性工程,应当未雨绸缪,从基础性、全局性做打算。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会涉及企业发展的每个密切环节,很难生搬硬套别人家的东西,也很难速成,要通过内外的同步与协作,去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外部的专业咨询机构的服务经验来弥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不足。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也应该循序渐进,从搭建科学性的管理团队,建立相关意识,逐步开展工作。  

  规避市场侵权风险,获取商业竞争垄断权,有助于取得更高的利润回报,这些只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内部IPR团队的组建,配合外部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全方位服务,能够全面渗透到企业经营当中,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正确的决策。通过专利导航与技术情报检索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分布与技术发展路径,绘制专利地图,将专利信息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中,分析新领域的竞争对手、竞争技术、行业领先技术方向与路径,进一步完善技术产品布局和系统攻关,为企业制定近、中、远发展规划,将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

  知识产权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未雨绸缪”,也需要“量体裁衣”。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作统筹规划,无论是作为成本部门,还是利润部门,都应当以宏观发展来处理知识产权问题,做好知识产权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近则避免陷入“知识产权门”而延缓企业发展,远则可建立强大的知识产权体系以在市场上攻城略地,抢占并维护市场份额。

全方位高质量知识产权服务
保障创新每一步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