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反诉策略,用魔法打败魔法

Published Date:2024-05-30 Views:12

  近日,珠海冠宇与宁德新能源的锂电专利大战再度升级。珠海冠宇一改往日防守姿态,由被动转为主动,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起了针对宁德新能源及相关当事方的专利侵权诉讼。

  珠海冠宇共提起5项专利侵权,索赔额共计5350万元。这也是继几天前宁德新能源撤销对珠海冠宇提出的1.06亿人民币赔偿的专利侵权指控之后,珠海冠宇给出的最新回应。这一举动也凸显出两家企业在专利与市场竞争领域长久以来胶着的攻防态势与深度较量。

  珠海冠宇在此之前多采取守势,成功在中国无效掉了宁德新能源多件专利。截至目前,在双方的系列专利对决中,已有12项宁德新能源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或法院判决无效,8 起诉讼被宁德新能源主动撤诉(其中有7项宁德新能源的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

  宁德新能源在战略上频频对珠海冠宇发起专利诉讼行动,据珠海冠宇年报披露已有20多起。面对如此严峻的诉讼挑战,仅采取防御姿态显然已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此次珠海冠宇主动出击,不仅是竞争策略上的重大转变,由守转攻,主动掌握法律斗争的主动权,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中国锂电池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伴随而来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法律战场。


  1.专利反诉的全球化趋势

  专利反诉是知识产权领域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体现了专利诉讼双方在法律框架下的对抗与平衡,也深刻反映了技术创新与法律保护之间的动态关系,其目的与作用多元且深远,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法律地位的积极捍卫:专利反诉首先是一种主动的法律防御与反击策略,旨在通过法律途径直接质疑和挑战原告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或主张自身权利,从而在法律框架内稳固自身立场,保护企业免受不当的侵权指控。

  2. 战略谈判的杠杆作用:在诉讼过程中,反诉可以作为增强谈判地位的工具,增加谈判筹码,通过展示被告方的法律准备和反击能力,迫使原告重新评估诉讼的成本与风险,进而促进双方达成更有利于被告的和解协议。

  3. 市场竞争的缓冲地带: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专利反诉可以延迟对手的市场进攻,减缓或阻碍竞争对手的市场扩张计划,为被告企业提供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保护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为企业的市场策略调整争取时间。

  4. 技术创新的正面激励:反诉机制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专利质量和技术创新的实质,避免低质量专利对市场秩序的干扰,激励真正的技术创新,从而在行业内营造一种追求真正技术创新的氛围。

  5. 法律体系的反馈与完善:专利反诉案例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它们不仅考验着司法体系的公正与效率,也在实践中推动了知识产权法律的解释、适用和发展,有助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进步。

  6. 国际竞争中的策略布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专利反诉还可能涉及跨国诉讼,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护自己、制约对手的重要手段,影响国际专利规则的制定与运用。

  对于企业而言,专利反诉是对企业法律、技术、财务、市场、国际合作及战略规划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验,要求企业在复杂的法律与市场环境中,展现其综合应对和战略决策能力,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2.专利反诉的深层意义

  近几年,专利反诉案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其中几个案例因其独特的法律争议、行业影响以及对知识产权体系长远发展的深刻启示而备受关注:

  1、华为与三星的专利大战

  自2016年起,华为与三星在全球多个地区相互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主要涉及移动通信技术、4G LTE标准必要专利等领域。这场旷日持久的专利战中,双方均有胜负,最终在2019年以双方达成全球和解结束,括交叉许可协议的签订。这场案例凸显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型科技企业之间围绕标准必要专利的复杂竞争与合作模式,以及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专利策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促进了对FRAND(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在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的应用与理解。

  2. 苹果与高通的专利纷争

  2017年至2019年间,苹果公司与高通之间围绕无线通信技术的专利许可费用发生了一系列全球范围的法律诉讼。苹果指控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过高的专利费;而高通则反诉苹果侵犯其多项专利,并寻求禁止部分iPhone型号的销售。这场专利战在2019年以双方达成和解告终,苹果同意支付数十亿美元,并重新采用高通的5G芯片。这场纠纷不仅影响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还引发了对通信技术许可模式和反垄断法规的广泛讨论,促使行业重新审视专利许可费用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3. 辉瑞与BioNTech反诉莫德纳

  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背景下,辉瑞与BioNTech针对莫德纳就mRNA疫苗技术专利提起反诉,要求认定莫德纳的部分专利无效。这一举动不仅涉及专利权的有效性,还触及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该案促进了对专利豁免政策、专利池的建立以及全球疫苗研发合作的深入探讨。

  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专利诉讼与反诉在化解高科技领域复杂争议中的作用,而且透视出当下全球知识产权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激励创新与普及技术、维护市场良性竞争与促进技术合作之间去寻求恰当的平衡点。

  反诉是商战、知识产权冲突、专利诉讼的常用手段之一。企业能够采用反诉的基础,是提前实施符合商业发展、有效且相对完善的专利布局,通过智慧地运用反诉机制,捍卫自身的知识产权疆域,去防范风险,将专利武器转化为商业博弈与谈判中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同时,执行专利反诉策略的团队必须与公司高层战略紧密对接,与管理层保持高度协同,并与市场部门密切沟通,确保反诉策略与企业整体战略、市场动态及品牌形象管理深度融合。还需要构建一个由内外部专家组成的跨领域团队,这包括聘请经验丰富的知识产权律师、技术顾问及行业分析师等,以整合多方智慧和资源,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法律挑战,精准施策,从而在激烈的知识产权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这些都反映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构建和维护一个健全、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体现出知识产权特别是高价值专利在整体竞争与创新生态中的价值。

  在技术快速迭代与市场高速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在面对外来挑战时,必然会经历成长阵痛与自我磨砺,这都是中国企业成长的 “代价”。在全球化竞争时代下,专利诉讼正逐渐演变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可或缺的业务组成部分,企业不仅要在技术创新与市场份额上激烈角逐,还需在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策略上精耕细作,以应对日益增多的专利冲突与挑战。


Comprehensive and High-Qual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Protecting Every Step of Your Innovation
Consul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