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個包含12項產業專利分析課題的國家知識產權局項目,全國申報的單位超過了200家。因為一個課題只能有一組申報單位,所以初選就淘汰了95%。而在研究項目實施後,又因結不了題或者質量不達標,有7項課題不符合預期目標。因此,最終僅5個課題成果準予出版發行。
這個項目就是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它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發起,通過給新興產業做專利分析,達到協助我國產業企業克服關鍵技術障礙、突破發展瓶頸的目的,像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設備製造等都是這個項目的重要研究領域。
這些產業之所以叫「新興產業」,是因為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而國外普遍擁有領先或成熟的技術。比如商用客機領域的公司,我們中國是2008年成立,法國空客公司是1970年,而波音公司則成立於1916年,比我們早差不多100年,人家的技術積累肯定不少。
因此,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通過研究分析,明確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找出限製我們自己發展的原因,再總結出解決的辦法,形成《產業專利分析報告》出版,讓國內的企業都能有所參照,這對於企業和整個產業的發展,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而像新能源、新材料這些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的份額已經越來越大,但同時,它們也面臨著科研亟需突破等問題。所以,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好幾年在年度工作要點中提到,「要重視新興產業的專利態勢研究,發布多個《產業專利分析報告》,並讓這些成果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對該項目要求高驗收嚴,就很好理解了。接下來,就以三聚陽光與西安藍曉科技共同承擔的「高性能吸附分離樹脂及應用關鍵技術」項目為例,介紹一下該項目涉及的技術領域、研究的過程以及項目的價值。
高性能吸附分離樹脂,乍一聽似乎很陌生,但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它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比如家裏水龍頭安裝的高端凈化器,裏面就有它們,水流經過時,它們就會把雜質吸得幹幹凈凈,此外,像製藥、冶金、食品等工業領域,也都需要用它們來提純,或者分離原材料裏的各種物質。所以,這個看似陌生的技術,不但應用廣泛,而且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遠。
這個項目研究的過程,跟醫生看病很像,醫生會先大致了解病人病情,再通過化驗拍片做心電圖等,充分了解病情,最後根據診斷結果,安排吃藥或者動手術。在治療結束後,醫生還會囑咐病人要註意什麽,多幹啥,少幹啥等等。
本課題研究的第一步,是了解行業的大概發展情況。高性能吸附分離樹脂,屬於新材料行業。目前的狀況,有點像多年前的國產手機市場,高端手機像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等都是外來品牌,而這個產業的高端業務都被德國、美國、日本等國企業占據,中國高端產能不足,需要進口來滿足高端應用領域需求。
研究的第二步,是充分了解並解決行業的發展「癥結」。藍曉科技在國內屬於高分子吸附分離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三聚陽光和藍曉科技一起,對本行業各細分領域的吸附分離技術,都做了以下研究:專利的總體分析;主要的專利來源國家;中國的專利布局情況;國外公司的技術特點、各應用領域的專利技術特點等,最後概括總結了整個產業的癥結與痛處,並給出了解決辦法,以及技術研發的參考方向等。
研究的第三步,是將成果整理出版。三聚陽光和藍曉科技的研究成果最終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學術委員會的結題評審,並即將出版成為《產業專利分析報告》系列叢書的第83冊。這份研究成果對了解高分子吸附分離樹脂行業技術的發展現狀,預測行業的未來走向,幫助企業找準研發方向,做好專利風險預警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聚陽光在承擔本次「高性能吸附分離樹脂及應用關鍵技術」課題之後,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在知識產權研究分析咨詢方面的服務能力,不斷爭取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精品服務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