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观点丨投资视角下,知识产权价值如何体现

發布時間:2023-05-26 閱讀量:5

  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成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将优秀的技术成果转化成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增长与价值回馈,有助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体实力与估值。

  其中,技术转化的内核是知识和能力的转移、承接以及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与产业化,需要以体系化的力量支撑科研成果不断走向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实现高价值增长,其背后蕴藏着复杂的知识产权理论实践以及对商业模式的探索。

  从投融资的视角出发,资本的投入与回报、评价与估值等,都是支持科技创新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础要素。科创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成长速度,往往取决于技术在创新的过程中能不能选对技术方向并形成高价值增长模型,以及能否表现出足够好的吸引力。知识产权的积累与布局策略则是重要的参考标准,能够反映和影响技术研发和转移的决策,提升技术估值。

  给投资人讲好知识产权故事

  知识产权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在企业经营环节中的独特地位,始终贯穿于企业投融资、并购、技术引进、IPO等发展进程之中。无论是早期科创企业还是今天的世界科技巨头,知识产权资产都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资产之一,是其高市值或价值潜力的主要贡献力量。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David和波士顿大学教授Rosemarie对美国近2万家创业公司的研究:

  •  申请专利的公司平均可多获得一轮投资

  • 申请专利的公司首轮融资金额平均高5百万美元

  • 申请专利的公司总融资金额平均高约5千万美元

  • 专利数量每增加一倍,公司估值增加24%,即,约增加 1,200万美元

  • 上市概率从不申请专利公司的15%到申请专利公司的近70%

  国内有学者做过相关数据统计,以国内A轮为例:每个授权专利,增加估值约200~500万元。

  而科创板上市也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情况有着清晰的审查标准和规则,不仅对专利数量有硬性要求,还要求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够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即与核心技术要有较高的对应程度和管理制度。

  无论是投融资还是IPO上市,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相关的专利数量都能够整体反映一家企业的技术实力,通过横向的竞品对比,或是纵向的产业专利生态覆盖程度比较,均作为作为投资的重要依据之一。

  企业知识产权的出发点是基于创新成果的独占权,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增加创新产品的吸引力,保持竞争优势,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具体言之,创新项目在寻找投资时,应该给投资人讲什么?或者说创新项目靠什么来吸引投资人,如何把研发成果和商业逻辑讲通?

  技术资产不是单独某项技术,也不是单纯围绕该技术的几项专利,而是一种包含技术、结构化的知识产权体系以及研发创新能力的资产。在项目路演或科技成果项目的展示环节中,项目团队在进行项目专利情况的讲解时,为了让投资人更加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壁垒与价值潜力,不应仅仅围绕专利情况的基础介绍,应当更加详尽地从专利布局、专利战略以及其他复杂的商业考量等方面逐项阐述清楚,让投资人更加了解企业自身的壁垒与竞争优势,特别要阐明在针对竞争对手所做的防御措施上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是如何利用专利手段在上下游企业合作方面建立稳固依赖关系的,将专利的故事给投资人讲清讲透,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科创型企业作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在研发出新的技术产品和设备方案以后,应当及时地申请技术专利保护与产品商标保护,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有效地规避商标侵权纠纷、专利侵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将更多重心放在主营业务与运营发展上;如果没有做好风险排查规避与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便很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风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知识产权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阻碍企业成长发展,甚至影响后续的融资、上市。

  知识产权投入的观念意识转变

  专利布局在科研项目中的投入方向与占比也是影响市场估值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一谈到技术投入,很愿意;而谈到专利保护投入却犯了难。这也反映了当下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观念意识现状,很多时候知识产权的投入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开支。

  专利的系统性布局是一件专业性的东西,要综合考量市场上的专利情况、自身的专利情况、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布局的策略选择能够决定企业的成长快慢与发展高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前期要做好知识产权基础保护,对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商标品牌,以及在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验数据、设计图纸、技术资料乃至阶段性技术成果,都要综合考虑成果类别的不同、技术更新的快慢、采取保密措施的难易程度、企业的战略目的等多种因素,分层次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实施多维度全方位保护,避免潜在风险隐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巩固自身竞争优势。

  而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还要有策略有目的地进行系统保护,利用产品技术关联的专利大数据分析,以企业专利的技术领域、主题分类、产权要求、引用路径、转让途径和研发成本等诸多专利要素为基础,进行关联组合,形成企业专利状况情境作为依据,布局和建立与企业价值链相衔接的技术族群与专利族群,去提前去锁定应用市场,通过对竞争对手以及自身的研究,改进和优化产品路线和技术路线。

  让投资方详细了解企业的知识产权现状与布局情况,向其传递企业的专利策略与专利价值。这样做不是单纯地向投资人讲故事,而是与其建立信任并带来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帮助投资方准确评估投资对象的潜力和资质,尤其是从知识产权这个维度进行综合把关,打消投资者的疑虑,高质量的专利布局也是对投资的保障,有助于推进后续实质性合作。

全方位高質量知識產權服務
保障您創新的每一步
立即諮詢